生理影響心理 荷爾蒙讓媽媽很Blue
 
平日總是扮演子女守護者角色的媽媽,突然變得煩躁不安、情緒不穩,容易發脾氣,常常覺得疲倦,做家事也提不起勁。媽媽的異常表現像是變了一個人,其實,許多中年媽媽的劇變是導因於更年期,由於荷爾蒙變化打亂了體內原來的身體秩序,連帶影響了媽媽的心理健康。

蘭陽仁愛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劉光中表示,臨床上曾經見過一位媽媽,她飽受更年期症候群的折磨,出現頭暈、盜汗及心臟不舒服的症狀,她先是到婦產科求診,之後長達一年半的時間陸續接受各科別的治療,但身體症狀仍無法完全獲得改善。最後這位媽媽到精神科門診接受治療,才發現她的更年期不只導致身體症狀,也引發憂鬱症合併恐慌症,即使荷爾蒙治療已緩和部分身體症狀,但憂鬱症所造成的身、心問題卻無法透過荷爾蒙解決,這位媽媽也因為未及時就醫的關係,已轉為慢性憂鬱,目前正接受長期的治療。

劉光中指出,根據統計,女性的平均停經年齡為51歲,在這段時間前後女性因受到荷爾蒙分泌下降的影響,生理上會出現經期不規則、熱潮紅、盜汗或陰道乾癢等症狀,甚至會出現專注力變差或失眠的情況;若再加上其他外在因素(如子女長大離家造成空巢或感覺自己沒有價值),就可能會陷入所謂的"更年期憂鬱"。

更年期的劇烈生理變化,加上許多的社會情感因素,都可能會造成婦女更年期憂鬱。比方說,中年女性相較於同齡男性,比較容易感覺魅力下降,尤其許多女性在停經後,會覺得自己不再有女人味。劉光中表示,更年期也常是婦女情感的空窗期,因為子女都已長大成人,有自我的生活重心,婦女易在此時產生失落感,並對自我價值產生懷疑,如果本身即有憂鬱症、恐慌症或焦慮症傾向,也容易在此時病情加重或合併出現。

一般而言,約有75%的婦女會在更年期產生憂鬱情緒,約有五分一之的婦女需接受治療,有些患者甚至會有激躁合併憂鬱症的情形,並常對身體狀況多所埋怨,更年期產生身體變化的不適狀況可透過女性荷爾蒙來改善,但憂鬱症產生的心理及生理問題,則需要透過心理治療及抗憂鬱藥物來解決。劉光中表示,目前臨床常見的抗憂鬱藥物包含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及SNRI(選擇性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兩種,因為副作用較傳統藥物低,不會與荷爾蒙用藥產生衝突。治療憂鬱症所造成的心理及身體症狀,除了藥物治療外,更重要的是身旁親友提供的體諒與諒解,陪伴婦女走過更年期憂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