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經驗談》52歲謝安 無骨式健走 找回活力

 曾為骨刺所苦、X光片顯現脊椎第4、5節幾乎黏在一起,且肩部開刀多次的52歲藝術創作者謝安,醫師認為這個人應該是癱掉的,他在失去健康、經歷憂鬱錯亂後,在求生意志驅使下,用一套簡單易學的運動方式找回健康,扭轉了身心煎熬的生命歷程,更為自己找回青春的活力。
 謝安所指的簡單易學運動方式,即是「腹活能」運動,用腹部呼吸,以吐納活絡全身血脈,同時採取「無骨式健走」法!

 人體經由心臟送出的血液,將氧與養分送抵所需部位並將二氧化碳與廢物帶走,但光用心臟力量是不足的,謝安參考醫師建議後發現,必須經由肌肉的更多收縮與舒張才可達到更理想的循環效能,而佔身體肌肉最大比例的下半身,就是最需要要運動之處,走路便是最高效率的運動方式!

 「腹活能」是相較於一般既知的「肺活量」所發展出的運動法,所憑藉的是利用胸腔與腹腔間壓力差異下關鑑肌肉群的巧妙使用,採取的是腹式呼吸。而「無骨式健走」也是運用壓力差異再加上力學原理所產生的一種動法。走法要領如下:

 1首先全身放鬆,有如「無骨」狀態站立著。

 2身體臀部下降5公分,並以肚臍為中心、上半身向前略傾斜,自然跨出步伐。

 3採鼻進、鼻出方式吐納,在跨步的同時先把腹腔內的空氣吐光(到底)後再吸氣,吸氣時腹部凸出。

 4全身壓力只在腹腔(或丹田處)出現,其餘部位肌肉甚至內臟盡可能調到零壓力狀態,只隨著不可抗之身體搖擺力量而往前跨出(像非自主性的抬腿跨出行走)。

 謝安說,常看到民眾雙手握拳的快走、快跑,肌肉骨骼全處在高壓狀態,如此用力走路,反而增加廢物堆積,讓肌肉疲勞、筋骨酸痛。「無骨」狀態的鬆肌,減低心肺壓力及負荷,讓氣血循環,每天約15分鐘。運動後較不累,也能減輕膝蓋磨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