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經阻斷術: 癌症末期疼痛治療的另一選擇


醫療科技的發展,帶給人類更長的壽命。隨著人口結構的老化,相關的疾病已成為國人健康最重要的課題。在體會生命有限的情形下,目前醫療科技的發展已逐漸不強求疾病的治癒,而在於如何改善症狀,使得人們能夠在安詳的情況下走完人生的歷程。所以目前推動的長期居家或安寧照顧,都是以此概念為核心。

什麼病最讓您恐懼?相信大多數的人心中都會浮現"癌症"這兩個字 (當然SARS、AIDS等致命性傳染病也是)。一般人對癌症的恐懼,除了來自於它會奪走我們的生命外,還有伴隨而來的痛苦。 華人常說的"病痛",表示病與痛間不可切割的關係。而癌症疼痛更是所謂的人生三大痛之一。而醫生所要扮演的角色,除了應對可治癒疾病加以積極治"病"外,更應對不可治癒的疾病積極治"痛"。這種觀念對於癌症末期病患而言,尤其重要。

人體造成疼痛的感覺與神經系統有關。解決疼痛的基本之法當然是移去造成疼痛的因素 (例如被高跟鞋踩到時,請她移開尊腳);但是如果因素無法移除時 (例如體內的癌細胞),就只好用醫學的方法阻斷這種疼痛的感覺 (不能叫一個人閉口, 只好充耳不聞)。

止痛治療的原理就是阻斷神經傳導疼痛的路線。包括中樞與周邊神經系統。一般人對止痛最熟悉的印象就是頭痛、牙痛或背痛 (婦女同胞還有生理痛的困擾)。這時候您從醫師手中拿到的止痛藥 (如普拿疼,百服寧等),其作用常透過對局部發炎反應的抑制,這種周邊型的阻斷作用,對於一般發炎性疼痛有效,但對於一些嚴重疼痛,如癌症等並無明顯的治療效果。

癌症疼痛目前的治療多以藥物為主。而藥物的選擇以中樞性止痛劑較有效。這種中樞性止痛劑可阻斷脊髓之疼痛傳導徑路及腦內之疼痛管理中樞。最熟知的例子就是嗎啡。嗎啡與鴉片或海洛因的主成份相同,只是純度有所不同。其它如咳嗽糖漿可待因及術後止痛藥配西酊等也有中樞止痛的效果。這種止痛劑雖然對癌症的疼痛控制有效, 但也有其不可輕忽的副作用及成癮性。

神經阻斷是目前疼痛治療的一個發展趨勢。這種過去多用於手術中暫時性止痛的方式,近年來也將其概念應用到癌症的止痛上。而針對癌症需要長期持續性止痛的特性,其神經阻斷也由過去藥物性阻斷的方式改為外科性阻斷的方式。

利用神經外科性阻斷治療疼痛的方式,可治療許多癌症或其它慢性疾病引發的疼痛。例如許多腹腔或胸腔內的癌症疼痛控制,以及其它的疾病,包括慢性胰臟炎, 心絞痛,手足血液循環障礙造成的肢端疼痛等,都可藉由手術獲得控制。

由於科技的進步,神經阻斷的手術已可經由0.5-1.5公分的小洞,經由內視鏡的操作而完成,可對於相關的患者,提供一個新的醫療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