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藥物治療(一)


安泰醫院 張玉儒藥師

★ 癲癇發作的型式與特徵

癲癇發作可依症狀分為兩大類:

1. 局部性發作【Focal seizures or partial or partial seizures】

◎ 單純性發作(simple partial)

因大腦皮質某區之神經元活性過高,而出現異常放電情形。病人神智清醒,依病灶所在位置不同可能出現單肢手足或肌肉抽緒等現象。

◎ 複雜性發作(complex partial)

病人發病時意識喪失,並有咀嚼、吞嚥、抓衣運動等現象發生。

2. 全腦性發作(Generalized seizure)

◎ 強直-陣巒性發作(Tonic-clonic seizure)

亦稱為大發作,病人突然神智喪失,全身持續強直痙攣發作前有預兆如暈眩、視覺干擾等,發作時出現喊叫聲、眼睛上吊等。病人發作後精神紊亂、疲倦而再進入熟睡狀態。若病人痙攣持續發生,意識無恢復現象稱為癲癇重積症,此症狀若持續發作一小時以上,會造成不可逆性腦傷。

◎ 失神性發作(Absence seizure)

亦稱為小發作,常發生於4-15歲之兒童,發作時為短暫而突發之意識喪失,有持續5-30秒之陣攣性痙巒發生(小至眼皮眨動,大至全身痙攣),一再換氣會誘導發作。

◎ 失張性發作(Atonic seizure)

肌肉張力突然喪失,頸下垂或突然跌倒。

◎ 肌陣攣性發作(Myoclonic seizure)

可能因遺傳或腦不缺氧、腦炎、尿毒症或藥物中毒引起,此型發作較為少見,任何年齡皆可能發生,但多發生於兒童期。發生時意識消失、肌肉出現結律性收縮。

◎ 嬰兒痙攣發作(Infantile spasms)

病因複雜,有運動性抽緒或其他痙巒現象,每天可能發作數百次,全腦腦波呈紊亂波型。

★癲癇的治療方法:

診斷確定後,便應儘早治療。在所有癲癇病人中,有八成以上病人在用藥後,控制良好。如果數年沒有發作,有半數可能在慢慢停藥後不再發作。至於不易控制的難治型癲癇,積極的調整藥物劑量,通常都可以減少發作次數及減輕發作程度。另外,還有些藥物難以控制的癲癇,現在可以用外科手術切除癲癇病灶,效果相當良好。

★ 癲癇藥物之使用須知

1.確立診斷:首先應正確診斷發作之類型歸屬,如利用腦波突判別。

2.選擇適當用藥:治療大發作之藥物若誤用於小發作,反而會加重病情。

3. 初期以單一藥物治療為原則,無效後改採合併藥物療法。

4. 副作用少之藥物宜優先選用

5. 治療期間虛監測血中藥物濃度,並追蹤治療效果,以防副作用發生。

6. 長期治療有效後,可調降劑量,但不可驟然停藥,以免導致反彈性發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