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2)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慈愛綜合醫院

慢性尿失禁可分為下列四幾種型式:

(1)溢出性尿失禁
主要原因是膀胱無法正常收縮或者是出口阻力造成膀胱過漲而使尿液少量溢出。這類病人的下腹由於過度膨脹常被誤以為是腹內長瘤。最常見的原因是自主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患者,椎間盤突出或者老年人的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等。這類尿失禁的治療必須針對造成的原因加以解決。有尿道阻塞者必須將其機械性的阻塞解除。膀胱收縮不良者可考慮使用副交感神經促進劑,增強膀胱收縮。另外阿爾發交感神經阻斷劑也常用來降低膀胱頸及尿道的張力。但是對於膀胱收縮不良所造成的尿失禁,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最好是使用間歇性自行導尿以降低膀胱餘尿,避免泌尿系統長期感染影響腎臟功能。

(2)應力性尿失禁
發生在婦女最多,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尿失禁。當腹壓增加時例如咳嗽、跳躍、爬樓梯尿液不自主的流出就稱為應力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發生的主要病理生理學是骨盆內筋膜衰弱,當腹壓增加時膀胱及尿道向下向外膨出,使得腹壓完全傳至膀胱內部而無法傳至尿道近端,如此膀胱壓大於尿道內壓而使尿液流出。應力性尿失禁主要分為二種型式,90%以上屬於解剖性尿失禁,也就是以上所說的膀胱頸和尿道支撐不良所造成。造成的原因以懷孕生產機會最多,尤其是產程不順利或多次生產者機會更大。其他如剖腹生產、停經、肥胖、先天性骨盆發育不全都是可能的原因。第二種型式稱為內因性尿失禁,由於括約肌本身功能不良所造成。造成原因可能是外傷、骨盆腔手術、電療或者先天性疾病所造成。

應力性尿失禁的治療必須先有正確的診斷,才能達到效果。診斷工具包括詳細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尿動力學檢查,超音波檢查等。

治療方法可分為:
物理療法
包括骨盆肌肉運動及電刺激法。一般須做3個月至半年才能達到效果,而且只對某些輕微的情況效果較佳,因此病人常半途而廢。

藥物療法
藥物主要用來增加膀胱頸和尿道近端的張力及增強阻力。對於輕度及中度應力性尿失禁病人治療效果還不錯。缺點是這些藥物常有無法忍受的副作用如口乾、暈眩、視力模糊、心悸、頭痛等,同時停藥之後尿失禁復發機會高。

手術療法
這是最根本治療的方法,目的是恢復膀胱頸及尿道的正常位置及增加括約肌的張力。手術方法有好多種可以由腹部手術,經陰道手術。目前最採用的是經陰道膀胱頸懸吊術。手術簡單傷口小,對於括約肌功能不良的治療則較麻煩,可能必須以膀胱頸帶懸吊法,尿道旁膠原注射及人工括約肌置放等方法來治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