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禽流感(上)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台東馬偕醫院

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感染科 王威勝醫師

去年十二月已來,亞洲瀰漫在禽流感的陰影,台灣也傳出有家禽遭受感染而被撲殺的消息。所謂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or bird flu),是一種病毒引起的動物傳染性疾病,一般來說只發生在鳥類,少部分在豬隻。所有的鳥類都可以被感染,但被集體圈養受影響的程度最大。鳥類發生的禽流感有二型。第一種H5N2只有輕微症狀,只有少數致死,令人關切的是H5N1型,因傳染力強且會造成大規模流行,受感染鳥類的死亡率可達100%。

禽流感很容易在同一國家的不同農場間傳來傳去。大多的病毒被鳥類的排泄物污染而進入土壤,病毒經過空氣傳播,被鳥類吸入後感染。任何接觸到的設備如工具,鳥籠,衣服,動物的腳都可以攜帶病毒,特別是家畜類,可被視為機動媒介,已感染的野鳥分泌物可以引起養雞場或是圈養的家禽感染。

禽流感也可以造成跨國家禽相互傳染,遷徙的侯鳥,包括水禽,海鳥,都可以長距離地帶著病毒傳播到世界各地,其中水鳥因為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而且對病毒的抵抗力很好,因此僅有輕微症狀,但會帶著病毒四處散播。而圈養的鴨,鵝,火雞等及其他幾種家禽受到感染後都可能有致命性。

從2003年12月中起,許多國家都傳出雞鴨等找到高致命性病毒的報告,令人擔憂的是已經偵測得到的高傳染性病毒株"H5N1"已經跨越物種,由家禽傳給人類,造成越南及泰國等地有人死亡。人類感染H5N1最早的報告是1997年於香港發生,當時造成18人住院,其中6人死亡。追溯後其中一例是來自農家的病死雞,另有個案是來自市場活禽,人類病例發生時間與家禽類H5N1的爆發流行有密切的關係。然而有時在醫護人員、家庭成員、家禽養殖業,及撲殺工作者身上可以偵測H5N1抗體,表示他們曾感染,但並沒有嚴重的症狀。

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的人傳人證據,但此波在亞洲爆發的流行大部分是高致病性的H5N1病株,眾多證據顯示此病毒株有獨特的能力,可以跨物種引起人類嚴重疾病並且致命性高。科學家已經發現禽流感與人類流感可以在人類體內相互交換基因,有可能因此形成一個全新的流感亞型,人類對此沒有免疫力。其次,目前每年針對可能流行的流感病毒株製造的流感疫苗,可能對這種全新的流感病毒沒有保護作用,如果這種全新病毒含有足夠的人類基因,人傳人的模式(取代鳥傳人)就會發生。回顧過往1918-1919年的情況,當時全新的流感病毒亞型在4-6個月左右席捲全球,兩年間爆發數波流行,奪走四、五千萬條人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