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劑之骨髓抑制作用的對策


骨髓抑制是癌症化療之副作用之一,表現為白血球減少、血小板減少及貧血。其中以白血球減少最多見也最早出現。血小板減少通常出現在骨髓抑制程度強的情況下,貧血則出現時間較晚,一般在化療劑反覆使用的過程中出現。


◎白血球減少症


由於化療引起的白血球減少可導致患者易受感然,因此,抗感染是十分重要的。作者對入院治療的血液病患者進行發燒頻率與期間嗜中性白細胞數的二次調查發現,約有9.8%和9.7%的患者有38oC以上的高燒。發熱時,約半數病人嗜中性白細胞為500/ml以下。伴隨白細胞減少之感染症,原因不明,多會引起敗血症,最近將其稱之為febrile neutropenia。必須注意這種狀況下的多臟器功能不全及敗血性休克。


嗜中性白細胞在500/ml以下的患者,適於進入無菌室或使用簡易的無菌裝置。同時要注意保持患者口腔內、肛門周圍和手的清潔。若已發生感染,可在細菌學檢驗實施後盡快使用功效強的抗生素。對於持續性嗜中性白細胞減少者,應積極投放G─CSF(顆粒性白細胞clone刺激因子),一般嗜中性白細胞或白血球在1000/ml以下者,宜開始投放。若數目達到5000/ml以上,則可終止投放。


◎貧血


癌症患者出現貧血的原因並非單一。一般血紅素在濃度6g/dl以上者多不需要輸血,高齡者和心肺功能差的患者可視情輸血,原則上可避免時盡量不輸血。


投放EPO(erythropoietin),用於化療後的貧血是有效的,在歐美國家使用較為廣泛。由於EPO在血中含量的降低是化療後貧血的原因之一,因此,使用EPO可以改善患者的貧血症狀。一般來說,血紅素在血中的濃度低於10g/dl以下時,可考慮投放EPO,多以每週3次皮下注射,150U/kg為宜,至少要持續4週。


◎血小板減少


化療後的血小板減少多與白血球減少同期出現,也有血小板減少出現較晚的病例。當血小板低於20000/ml時,會有出血之危險性,應考慮輸血。


IL─6和IL─11有增加血小板的作用。在國外,IL─11被用於臨床使用。做為最關鍵的造血因子TPO用於治療化療後的血小板減少症也在臨床實驗過程中。


針對化療出現的骨髓抑制現象,造血細胞激針素的臨床應用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可以相信,該領域研究的進一步拓展將使化療所產生的副作用逐步降低。對減輕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療效果是十分有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