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轉移到肺,一樣可以有效治療--談內視鏡微創手術的應用


OHAYO元氣早安健康生活網


資料來源:陸希平


中山醫學大學暨附設醫院 胸腔外科 陸希平 醫師 副教授 (外科學主任)


案例1:

淑美是一個認真工作的上班族,三年前發現有大腸癌手術後,控制情況一直相當穩定。近來在例行檢查時發現胸部X光有兩個陰影,分別位於左側與右側,大小各1.5與2.5公分。經過胸部電腦斷層的診斷,發現可能是肺部的腫瘤。這件事讓她與家人又再度陷入恐慌之中。經過醫師仔細的評估,不幸中的大幸是,除了這兩顆肺腫瘤外,其它包括原手術部位及其它器官都沒有復發與轉移的現象。在醫師的建議下,淑美接受了先進的胸腔內視鏡切除手術,從左側與右側分別打了三個1.5 到3公分的洞口進去,將兩側的肺腫瘤一次手術完全切除。淑美手術後順利恢復後,接受了輔助性的化學治療。至今一年多,疾病控制相當穩定。


案例2:

美華是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婦,三年前發現有子宮頸癌接受手術切除。術後接受加強性化學治療與電療。目前手術部位控制相當穩定。不過在最近的門診檢查中,發現右下肺靠近橫膈膜的位置有一顆約兩公分的肺腫瘤。所幸經過仔細的檢查後,美華並未發現到其它的器官轉移。因此在醫師的建議下,美華接受胸腔內視鏡的手術切除,在身上僅留下 1.5公分與2.5公分兩個小傷口。美華術後聽從醫師的建議,開始進行輔助性的化學治療,目前病情穩定。


說明:

最近令人敬仰的孫叔叔驚傳罹患肺癌,所幸發現得早,及時切除。肺癌目前高居癌症死亡率第一位,除了本身發生率不低,兇惡難纏外,它不易早期發現,目前也沒有有效的篩檢方式也是原因之一。據統計,只有不到一成的人可以接受早期外科的切除手術。


一般民眾可能較不知道的是,肺臟除了本身容易長瘤外,其它器官長出的腫瘤也容易跑到肺臟。主要的原因是肺臟接受了身體各處流過來的血,然後將這些血重新充滿氧氣,再回送到這些器官。在這個過程中,許多有害物質,細菌,甚至腫瘤細胞,就很容易在肺臟待下來了。


由於肺臟的轉移通常是癌症器官轉移的第一站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腸癌由於解剖學的特性會先轉移到肝臟),故如果在追蹤病人的過程中,如果只轉移到肺臟,並不代表毫無希望。我們只要知道如果原發部位沒有腫瘤的復發,其它部位沒有轉移,肺部腫瘤可以切除而不影響病人的肺功能這幾個條件符合的話,就可為病人進行外科切除治療的手術。


在發現病人過去有其它部位腫瘤而目前有肺腫瘤時,還需判別肺腫瘤是否為轉移或是原發。這在組織臨床上有許多判定的原則。一般而論,如果原先腫瘤來自於上呼吸道 (口,咽,喉),則肺腫瘤是原發機率較高,因為可能其風險因子為同一個 (例如: 抽煙導致兩個部位依序長出腫瘤); 如果是乳癌,子宮頸,或大腸癌,則原發與轉移兩者皆有可能; 如果是肉瘤,則肺部是轉移的機會就相當大。


肺的轉移性腫瘤與原發性肺腫瘤在外科治療原則上的重要差異,在於前者僅需局限性切除即可,不像後者需要作肺整葉的切除。也因為如此,使用胸腔微創內視鏡手術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針對周邊性,腫瘤小,數目不多的腫瘤,使用微創手術可減少傷口疼痛,加速恢復以及傷口較為美觀,提升生活質量。目前筆者十幾年來已收集有數十例該種疾病的個案,治療成績與國內外大型醫療機構相仿。


由於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技術的進步,肺的轉移性腫瘤在手術後可使用以上的輔助治療改善病人的預後。而預後的好壞,決定於原發腫瘤的種類,從治療到肺部轉移的時間,腫瘤侵犯程度與數目等。總之,腫瘤有肺轉移不代表一定是絕症,適當評估與治療,仍可為病人帶來較好的結果與生活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mobook 的頭像
    kimobook

    野百合的春天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