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瀉食療篇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嘉義基督教醫院


嘉義基督教醫院 中醫科林美儀醫師


基本上慢性腹瀉是腸道的消化吸收及蠕動機能發生異常所呈現出來的症狀,在中醫認為主要是脾胃氣機升降失調,消化不良,水穀不分,最後導致腹瀉。

食療方:
1.糯米山藥散:糯米500克水,浸一晚,瀝乾以小火慢慢炒熟,山藥50克,共研細粉,加紅糖適量,胡椒少許,以沸水調食,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長久之大便較稀軟。


2.粟子山藥薑棗粥:粟子30克,大棗10克,山藥15克,生薑6克,大米100克,加水煮成稀粥或再加紅糖調為食用。功效同上。


3.健脾益胃散:蓮子肉、芡實、扁豆、苡仁、山藥、白朮、茯苓各120克,黨蔘60克,共炒研末,用時可加適量白糖,每次用15至30克,以開水沖調服,用於脾胃虛弱之腹瀉。


4.沙參玉竹鵝肉湯:鵝肉250克,沙參、玉竹各15克,山藥30克,加水適量煮熟,加些食鹽調味,用於口乾,食慾不振,大便稀軟。


但須注意若是由炎症、結核菌、寄生蟲、慢性感染或腸道腫瘤乃至其他原因所引起之慢性腹瀉,最好還是與醫師之討論並由醫師診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mobook 的頭像
    kimobook

    野百合的春天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