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更年期障礙(1)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慈愛綜合醫院


慈愛綜合醫院中醫部張秋子醫師


停經是女性生命中的自然現象,是因為賀爾蒙的分泌減少,會造成生理及心理的不適感,因為可以影響生活甚至危及身體健康,所以每一個人不分男女都必須正視它。


停經指卵巢功能退化,造成月經停止,以最後一次月經停止計算,通常是以停經一年為確定診斷。一般在停經前約2-3年間,因賀爾蒙分泌量漸漸減少,就開始進入停經前期。


停經後賀爾蒙會再變化,略為增加,直到6-8年後生殖器才明顯的萎縮,此為停經後期。而更年期則指從能生育到不能生育這段過渡時期,所以更年期包含停經期及停經前、後期。


更年期症狀:約有10%婦女沒有出現臨床症狀。

1.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因為血管舒縮失調造成潮熱、潮紅、汗出,以臉部、頸部和上胸部較多。合併有頭痛、暈眩、耳鳴、眼花、虛弱感。周圍血管痙攣可以出現如蟻走感、瘙癢、麻木、冰冷、疼痛等感覺。


2. 精神、情緒變化:精神或抑鬱或興奮,故會有性情改變、情緒不穩,精神抑鬱、睡眠障礙,處事決斷不定等。


3. 生殖道變化:因陰道皺摺扁平,上皮萎縮,容易造成創傷及細菌生長,使得陰部搔癢及病理性分泌物增加(白帶),即所謂老年性陰道炎。同時因上皮萎縮,失去彈性,使得陰道口狹窄,造成性交不快而性欲降低。


4. 泌尿道變化:因與生殖道屬同一胚胎演化來源,故也受雌激素影響,使得上皮細胞萎縮,膀胱擴約肌彈性減少,造成頻尿、尿急、或失禁等現象。


5. 皮膚和乳腺:皮膚上皮細胞變薄,失去彈性,水分和膠質減少,所以容易形成皮膚線狀皺紋,尤其在眼角及嘴角。而乳腺脂肪組織分佈減少,是造成乳房萎縮和下垂的原因。


6. 骨質疏鬆症:這是婦女的最大健康障礙,因為雌激素減少,骨母細胞活動力減少,骨質量減少,而造成骨骼強度減少,而易發生骨折。有些出現腰背痠痛、關節痛、足跟痛、肌肉抽搐等。


7. 心臟血管變化:因血管性痙攣,故會有心悸、胸悶壓迫感、心前區疼痛、血壓不穩定。


8. 新陳代謝障礙:形成不同程度的體重增加,脂肪堆積於腹部、頸部、髖部等部位,容易出現血管硬化及增加心肌梗塞機率。


9. 月經改變:經期紊亂,經量增加,月經頻發,淋漓不斷,亦有月經稀少,經量減少或突然停經。


10. 其它:有些有消化道吸收障礙,如食欲不振、腹瀉、腹脹、呃逆等,另有發聲困難如音啞、咽炎、口腔潰瘍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imobook 的頭像
    kimobook

    野百合的春天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