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與痛風如何區別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阮綜合醫院


阮綜合醫院 風濕免疫科 孫俊明醫師


門診中,常常有些病人,一來就要求檢查血液中尿酸的濃度,這些自動要求檢查尿酸的病人,多半都是肌骨或全身有些酸痛而已,而很少真正有腳或手的大拇指的關節突然腫痛起來,到忍受不住的,也就是痛風病人,所以有必要加以區別。

痛風的成因


先談談痛風,其成因主要是血液中散佈太多的尿酸,不論尿酸太多原因為何,只要血液內有太多的尿酸,它的結晶體就會落在關節處並使之發炎,所以痛起來會讓人驚天動地。


一般而言,體內尿酸約三分之一來自飲食,三分之二來自身體的新陳代謝,由一種稱為普林代謝所產生,而普林則存在於食物中或體內的細胞。正常人約有三分之二的尿酸由腎臟經尿液排出,三分之一由腸內細菌分解代謝,另很小部份由汗腺排出。


所以由上述可知,過多尿酸原因可能是腎臟出毛病,導致身體排除尿酸的速度不夠快,相對地由腸道排泄的量會增加。因此,若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均會造成血中尿酸過高。


高尿酸血症患者,不一定會有痛風性關節炎

一般而言,有痛風性關節炎的人大都有高尿酸血症,但有高尿酸血症的人,不一定會有痛風性關節炎。所以,有高尿酸血症的病患如併有關節炎,應該找風濕科醫師作鑑別診斷,並予以進一步的治療。


舉例來說,反覆性風濕症又稱陣發性風濕症,其特徵是在關節處反覆性疼痛,一下子突然痛起來,幾天內又自然消失,有時這邊痛完,又跑到另一邊;還有一種叫做萊特氏症,它是以下肢關節炎為主的免疫系統疾病,有時會合併下背痛或泌尿道的症狀,若延誤治療,將會造成關節損害;另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時也會出現單一關節炎的症狀,而讓人以為是痛風。


誘發痛風發作的因素

再來談談誘發痛風發作的因素有那些呢?喝酒、手術、出血、感染、藥物作用、放射線治療、以及攝食過高普林食物都是,因此以日常生活而言,從飲食控制普林為最佳管道。


飲食上,痛風患者的飲食原則是維持理想體重,若體重過重,應慢慢減輕,每月以減重1~2公斤為宜,但不宜於急性發病期減輕體重。


急性發病期間,應儘量選擇普林含量低的食物如蛋類、奶類、米、葉菜類、瓜類蔬菜及各式水果。


誘發痛風發作的因素

非急性發病期,則應力求飲食均衡,並避免食用普林含量過高的食物。像是動物的內臟,如豬肝、腰子、豬腦,海產類食物如蝦子、蚵仔、鮑魚,含酵母類的食物如養樂多;另也避免攝食肉湯或肉汁。


養成多喝開水的習慣,可促進尿酸的排泄,避免喝酒,因為酒精會使尿酸的產生增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