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飲食性疾患」-心因性厭食症與心因性暴食症


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來源:苗栗大千綜合醫院


南勢精神院區精神科吳恩亮醫師


心因性厭食症的特徵是拒絕維持最低的正常體重,強烈害怕體重增加,及針對自己身材及體形大小有顯著知覺障礙,也就是說,有些個案覺得自已超重,另一些則是了解自己算瘦,但仍擔憂身體某些部位(尤其腹部、臀部、及大腿)太肥。


心因性厭食症分成節制型和暴食清除型,前者絕食或禁食,後者暴食後自我觸發嘔吐、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或灌腸。90%至95%的患者是女性,好發於青少年、青年的早期。從事舞蹈、模特兒、運動員、醫師和具有高度競爭性和壓力工作者也比較好發。


會發生此症狀,多數在面臨生活環境改變時開始發生或惡化。常出現「節食─暴食─清除體內食物行為」的循環,逐漸以飲食問題為生活和思想的中心,心情則陷於低落、懊悔、擔憂中,之後才開始求醫,平均至門診求醫的年紀約二十多歲。


心因性暴食症的特徵是重複發生暴食發作,之後並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如自我誘導的嘔吐,不當使用瀉藥、利尿劑、其他藥物、或過度節食和運動。病患會在短時間內吃下大量的食物,並嘗試各種的不當方法補償行為來避免體重的增加,自我評價被體重和身材影響。


導致「飲食性疾患」的原因很多:患者大多發病年紀為青少年時期,可能跟文化因素所導致的價值觀有關,特別是現代社會強調瘦才是美,以致於許多婦女以她們的體型和體重做為評估她們的吸引力和自我價值的根據。


在針對心因性厭食症的治療上,在首先要矯正其生理狀況,並在適當的飲食下逐漸恢復體重,最重要的是要完全打斷其不正常的飲食行為,如過度運動、大量進食行為、催吐行為和其他代償行為,並以健康的飲食行為取代之。此外,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也都有幫助,藥物也有輔助治療的效果。而在針對心因性暴食症的治療上,則以較高劑量的抗憂鬱劑治療和認知行為治療為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