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腎臟病變(2)
世茂出版社
資料來源:糖尿病Q&A
病期
糖尿病性腎病變隨症狀惡化,可分為五個階段。
○1腎病變前期
健康檢查看不出來,患者也沒有自覺症狀,無法確認自己是否已經罹患糖尿病性腎病變。
不過,有糖尿病病史的人,應遵照醫師指示,定期進行尿液檢查,了解腎臟是否正常。
○2早期腎病變期
這個階段,尿中會出現名為「微量白蛋白」的蛋白質,常見併發症是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與高血壓等。患者必須進行嚴格血糖控制以及降血壓療法。
○3顯性腎病變期
尿液常出現蛋白質的階段,又可分為前期與後期。
前期基本上可靠嚴格血糖控制、進行降血壓療法以及限制蛋白質食品,達到控制效果,患者還是可以過正常生活。
不過,到了後期就必須禁止過度激烈運動與勞動,患者工作與日常生活因此受到限制。
○4腎功能不全期
血液檢查可以發現肌酸酐與尿素氮值異常的階段。到了這個階段,患者就會產生明顯的倦怠感、浮腫與尿液減少等症狀,必須控制蛋白質、鹽分與水分攝取。若症狀無法改善,就得進行人工透析(洗腎)。
○5透析療法期
除了移植腎臟之外只能用人工透析進行治療的階段。到了這個階段,患者多半會產生其他併發症,生命經常陷入危機。
糖尿病性腎病變的檢查
糖尿病性腎臟病變可藉由尿液檢查診斷出來。
最近又有一種測定微量白蛋白這種特殊蛋白質的方法,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性腎病變,相當有效。
和其他糖尿病併發症一樣,糖尿病性腎病變惡化後就很難治療。因此,診斷出罹患糖尿病的人,必須遵照醫師指示進行治療,並且定期接受尿液檢查。
小知識
尿毒症
這是腎臟疾病導致腎臟機能明顯減弱,無法過濾血液內部老舊廢棄物並加以排出體外,有害物質累積體內所造成的症狀。糖尿病惡化造成腎臟病變,容易出現這種疾病。
其症狀是患者常有噁心、嘔吐、下痢、食慾不振、全身倦怠感、疲勞、身體浮腫、貧血、肌肉痙攣、麻木、呼吸困難、意識障礙(意識不清楚)、昏迷等狀況。繼續惡化可能致命,因此必須儘早接受透析療法。
googleads
- Nov 10 Mon 2008 09:56
糖尿病性腎臟病變(2)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