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藥會降低卵巢癌的機會?(上)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張幸治醫師


避孕藥自1959年問世四十年來,其控制生育、減少意外妊娠、減少子宮外妊娠的作用,給人類帶來了難以言喻的價值。尤其對於那些還沒有結婚的情侶來說,男性不可能結紮,帶保險套又覺得不痛快,吃避孕藥就變成唯一的選擇了。可惜的是,女性吃避孕藥的恐懼感由來已久,尤其又碰上不規則點狀出血、體重增加、噁心嘔吐時,不吃避孕藥怕生出小孩,吃了避孕藥又怕不孕,這可真讓女性萬分掙扎。除了不孕和變胖之外,吃避孕藥的女生還怕得到癌症。這也是避孕藥最為大眾及醫界關心的重點。


◎避孕藥與卵巢癌相關的流行病學


早在1979年,科學家即提出口服避孕藥的使用,可降低上皮卵巢癌發生率的理論。1982年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其中控制組有35%的人服用避孕藥,而卵巢癌組卻僅有26%,首次引用科學數據來支持這樣的理論。不論在臨床上或是流行病學上,後來有許多的研究證明,卵巢癌的發生率與卵巢排卵的活動息息相關,特別是減少排卵狀態,例如懷孕、避孕藥的使用、較早停經等等,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 Franceschi等人試圖提出單一的評估指數( ovulatory age = [period between menarche and menopause] - [period of pregnancy and usage of oral contraceptives]) ,意圖使用單一因子來預測所有狀況,但研究結果發現預測率並沒有像各個獨立的危險因子那樣來的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mob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