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死亡率 8年來減幅最大
台北市府主計處公布九十五年市民十大死因統計數據,癌症亦即惡性腫瘤從民國六十二年起,連續34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罹患癌症致死前3名分別是肺癌、肝癌、與結腸直腸癌;而九十五年男性罹患癌症死亡率平均年齡為69.2歲,較女性67.2歲多2歲。
值得注意的是,十大癌症標準化死亡率與九十四年比較,共有6項減少,其中以子宮頸癌減少12.87%,女性乳癌減少10.25%,減幅較多,而女性乳癌標準化死亡率創下8年最大減幅;而比例增加者的4項,以肝癌增加12.23%,口腔癌增加11.98%,增幅較多。
肺癌 蟬聯10大死因榜首
衛生局統計,從民國六十二年起,惡性腫瘤持續成為台北市民十大死因榜首,九十五年北市因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為4423人,占所有死亡人數之31.88%,若以標準化死亡率計算,每10萬人中就有118.90人因惡性腫瘤死亡;相較九十四年減少1.09%,也是全國25縣市中,惡性腫瘤標準化死亡率次低的縣市。
依各癌症死亡率的排序,前10名依序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非何杰金淋巴癌、以及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相較九十四年排序略有所改變。
防治乳癌 宣導工作成功
北市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陳美如表示,罹患癌症及致死的因素相當複雜,不過因罹患子宮頸癌及乳癌死亡比例降低,女性乳癌標準化死亡率甚至創下近8年來最大減幅,可以推論為近來宣導防治乳癌發生效果,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果,確實可以降低致死亡率。
罹患口腔癌 比例提高
至於罹患肝癌及口腔癌死亡比率增加,陳美如表示,因為增加的比率是以每10萬人為計算基礎的「標準化死亡率」為單位,換言之,九十五年因肝癌與口腔癌的死亡人數必未較前年增加,但經過「標準化死亡率」計算方式後,百分比即提高。
陳美如強調,雖然咀嚼檳榔是罹患口腔癌的主因之一,但現代人生活及飲食習慣逐漸複雜的生活形態,菸、酒、及吃辣等刺激物使用增多,同樣容易誘發口腔組織病變,造成罹患口腔癌的比例提高。
另外,主計處公布的資料也指出,若依性別統計,九十五年北市男性的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46.09人,女性92.46人,男性高出1.58倍;但若與94年比較,男女因惡性腫瘤死亡比例皆下降,男性降低1.38%,女性降低0.70%。
而九十五年台北市男性因惡性腫瘤死亡之平均年齡為69.2歲,較女性67.2歲多2.0歲;其中又以女性乳癌死亡平均年齡57.1歲最年輕;男性以口腔癌死亡平均年齡57.6歲最年輕。
googleads
- Nov 09 Sun 2008 10:07
乳癌死亡率 減幅最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